BBC Chinese

BBC Chinese - BBC News , 中文 - 主頁

加拿大總理卡尼勝選專訪:「主權受尊重時才會訪美」 30 Apr 2025, 6:25 am

加拿大總理馬克·卡尼(Mark Carney)領導的自由黨勝出加拿大聯邦選舉。他在勝選當天接受BBC的全球獨家專訪,表示只會在主權受尊重時訪問華盛頓,強調加拿大會「按照自己的條件」——而非特朗普的條件進行貿易談判。特朗普再次執政後多次聲言要把加拿大納入為美國的第51州,在加拿大引起公憤,並成為自由黨逆轉勝的關鍵。

越戰結束50週年後,越南面臨美國的關稅新威脅 30 Apr 2025, 4:26 am

這個東南亞國家正走在經濟穩定增長,製造業蓬勃發展的路上。但中美貿易戰可能改變這一狀況。

西班牙大停電:暫排除網絡攻擊,還有其他什麼原因導致停電? 30 Apr 2025, 3:43 am

西班牙電網營運商表示,初步評估顯示沒有發生網路攻擊。那還有其他什麼原因導致停電?

亞馬遜否認列明關稅成本 特朗普曾致電創辦人貝佐斯 30 Apr 2025, 12:40 am

特朗普致電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反映對網站計劃列明關稅成本的意見,但該公司表示該計劃未獲批准,亦不會實施。

澳洲原住民議題由上屆大選焦點淪為「燙手山芋」 30 Apr 2025, 12:21 am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與反對黨領袖達頓在原住民相關議題上幾乎隻字未提。

關稅只是拼圖的一塊,四位專家解析特朗普雄心勃勃的經濟計劃和對手的策略 29 Apr 2025, 9:44 pm

特朗普的經濟計劃到底是什麼?關稅算盤是為了什麼?BBC的「調查」節目邀請了四位專家,深度分析特朗普的行動與佈局,以及未來的方向。

超級加工食品與早逝有關係嗎? 29 Apr 2025, 8:16 pm

薯片、餅乾、冰淇淋、熱狗和碳酸飲料等「超加工食品」在世界各地的飲食中越來越常見。

YouTube影片首次發佈20週年,探索算法陰影下的隱秘世界 29 Apr 2025, 8:14 pm

2005年4月23日,YouTube發佈了第一個影片。20年後,YouTube已經從最早的業餘平台發展成為一個龐然大物。但研究顯示發佈到這一平台上的影片並非都是光鮮亮麗充滿吸引力。

香港「47人案」首四名民主派人士刑滿釋放 國安法下「終身」禁參政 29 Apr 2025, 9:35 am

中國《香港國安法》頒布以來最大案件導致41名泛民主派人物被囚,獲刑四年兩個月的毛孟靜、譚文豪、郭家麒與范國威低調獲釋。

特朗普上任100天:支持度「不及格」 美國年輕人怎麼看? 29 Apr 2025, 9:34 am

美國總統特朗普重返白宮屆滿100天,美國的外交、內政以至金融市場都經歷動盪。綜合多個民調結果,特朗普的「百日支持度」介乎39%至45%。其中蓋洛普民調中心(Gallup)的數據顯示,他成為二戰後唯一一位滿意度低於50%的美國總統,民意的分化程度亦是前所未見。

加拿大大選:為什麼自由黨勝出?為什麼保守黨落敗? 29 Apr 2025, 4:18 am

「特朗普效應」幫助了一位政治新人取得了驚人的勝利,而他的對手雖然有所進步,但仍然落後。

分析:普京宣布停火三天的目的是什麼? 29 Apr 2025, 12:50 am

恰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週年紀念活動,普京於五月宣布停火三天。

每個人都應該獲得全民基本收入嗎? 28 Apr 2025, 9:59 pm

德國最近進行的全民基本收入實驗的結果為其實施提供強力的論點。我們研究這些方案是否普遍有效以及它們可能帶來什麼好處。

誰來選出新一任教宗?他們來自哪裡? 28 Apr 2025, 9:10 pm

來自世界各地的樞機主教們齊聚梵蒂岡,透過一個有著數百年歷史的秘密程序——即秘密會議來選出新教宗。

抹茶的健康益處與潛在風險 28 Apr 2025, 8:11 pm

抹茶粉原本是日本的傳統飲品,如今卻成為全球熱潮。究竟它有何魅力?對我們真的有益嗎?

「賣港口」也要「講政治」?李嘉誠千億交易背後的中美角力 28 Apr 2025, 7:19 am

一筆高達千億港元的港口出售案,讓香港首富李嘉誠再次站上風口浪尖。背後牽扯的不只是李嘉誠的商業決策,更是中美在全球貿易命脈上的博弈。

緬甸地震一個月:BBC親訪叛軍陣地 軍政府違反停火協議 28 Apr 2025, 5:26 am

緬甸3月發生地震,造成數千人喪生。軍政府當時承諾,將暫停對叛軍的軍事行動,並確保救援物資順利送達災區。然而,BBC記者深入叛軍控制區域採訪,親眼目睹軍方多次違反停火協議,炮擊造成平民與叛軍死傷。

美菲聯合軍演正酣 中國菲律賓競相插旗南海小沙洲 28 Apr 2025, 4:52 am

菲律賓對中國對該沙洲的主權提出異議,並公佈了其軍隊在另一沙洲上的照片作為回應。

觀察:有跡象表明特朗普可能準備撤回關稅措施 28 Apr 2025, 1:30 am

在包括七國集團和二十國集團成員的IMF會議上,發生了一件獨特的事情。美國代表不僅面對公開的敵意,還有幾乎來自世界所有其他地區的惱怒、困惑和深切關注。

特朗普上任100日——美國急速重塑 27 Apr 2025, 11:49 pm

特朗普總統迄今推行的政策,影響已觸及美國社會的各個角落。

誰會在人形機器人研發競賽中勝出? 27 Apr 2025, 9:59 pm

人形機器人正在吸引大量投資,但中國會主導該產業嗎?

中國實施稀土產品出口管制,澳洲能否趁勢而起 27 Apr 2025, 8:03 pm

澳洲政府提議建立關鍵礦產戰略儲備。中國和澳洲都擁有稀土儲量,但全球約90%的稀土提煉作業集中在中國,使得中國在供應鏈中掌握了絕對主導權。

「表現出色」還是「走得太快」?特朗普的選民在100天後的反思 27 Apr 2025, 5:02 am

五名投票給特朗普的選民表示,他上任100天的表現符合他們的預期,但也有一些意外和警號。

500年前預示教宗方濟各逝世?為何諾查丹瑪斯預言仍大受歡迎? 26 Apr 2025, 11:23 pm

教宗方濟各去世後,為何人們對法國占星師諾查丹瑪斯的搜尋興趣大增?

特朗普炮轟普京:你根本不想停戰,只是在敷衍我 26 Apr 2025, 10:52 pm

特朗普在梵蒂岡與澤連斯基會面後發文,稱普京「沒有理由向平民區發射導彈」,「也許他(普京)根本不想停戰,只是在敷衍我,因此必須以不同方式處理,例如通過『金融制裁』或『二次制裁』?」

美中貿易戰:未來三種情形對中國的影響 25 Apr 2025, 6:43 am

「不過這次中國的政策定力比較強,美國那邊明顯出現目標不明、政策搖擺的問題,所以很多出口商認為中國在這一輪博弈中優勢比較大,最終應該能談下一個好deal(協議),跟第一輪不同。」

馬斯克真的會離開美國政府效率部嗎? 25 Apr 2025, 6:12 am

這名特斯拉老闆表示,他將退出政府工作——但具體時間和方式尚不清楚。

輝達黃仁勳突訪北京背後的區域政治:美中關稅大戰下左右為難或逢源? 24 Apr 2025, 11:16 pm

美中關稅戰升溫,美國限制輝達H20晶片出口中國,輝達執行長黃仁勳隨後獲邀突訪北京,並受到高調歡迎。有分析稱此行背景具高度政治性,反映科技企業在美中關稅大戰中既有兩難處境,但也有可在美中之間左右逢源的優勢。

美中貿易戰:中國手握哪五張牌? 24 Apr 2025, 2:19 am

從稀土到數十億美元的美國債務,以下是中國擁有的「武器化」工具以及它們的強大實力。

為什麼你要關心美元是否下跌? 23 Apr 2025, 8:01 pm

為什麼美元的變動會對國際產生巨大影響,以及它會如何影響你。

中國整形熱潮:「我做了100次手術,仍會繼續」 23 Apr 2025, 9:43 am

整形手術曾在中國被視為禁忌,但在過去十年間,它變得愈來愈受歡迎。在社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外貌被認為是事業成功的重要關鍵。 具備臉部掃描AI功能的美顏應用程式吸引了數百萬用戶,預約手術只需一下點撃。 然而,需求暴增也導致合資格的醫生和診所短缺,導致整形失敗案例不斷增加。

IMF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 23 Apr 2025, 3:55 am

在具影響力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預測中,美國是已開發經濟體中經濟成長降幅最大的國家。

黃金在經濟動盪時期是明智投資嗎? 21 Apr 2025, 9:10 pm

由於市場不確定,投資者尋求更安全的投資,近幾個月全球金價不斷上漲,創下歷史新高。但它真的是一個安全的避風港嗎?

從K2-18b行星上發現的生物跡象看外星生命的真相,以及它對人類的意義 20 Apr 2025, 8:20 pm

如果我們真的在另一個世界上找到了生命,那會如何改變我們作為一個物種的存在與認知呢?

美國設計、中國製造:蘋果為何深陷兩國角力漩渦 20 Apr 2025, 8:18 pm

中國是蘋果供應鏈的核心,並從中獲得巨大利益。這段依賴關係真的能結束嗎?

「她們回國只能等死」:香港重病外傭的掙扎 13 Apr 2025, 10:50 pm

有機構統計稱香港過去5年共有195名外傭在工作期間患癌或重病,當中3成人被「非法解僱」。

香港性罪行法例改革姍姍來遲,LGBT等群體近七十年來的等待 8 Apr 2025, 8:22 pm

香港的性罪行法例過去一直被外界批評落後,未能有效保障到不同性別的性侵受害者。

台灣白領女性酒癮者增加:酒精如何從「戰友」變成敵人? 1 Apr 2025, 1:11 pm

台灣最新統計顯示,接受酒癮相關治療的女性更來到新高,首次超過萬人。BBC中文訪談三名台灣白領女性酒癮患者,分享酒精在她們職場、家庭與生活的影響。

台灣「武統」陸配風波:三名網紅被取消居留,賴清德選擇的時機與北京的反制 30 Mar 2025, 8:22 pm

台灣政府指控數名陸配在社交媒體上宣揚台海戰爭等武統言論違反法令,取消了她們的居留簽證,在台灣引發激烈的熱議。當事人抨擊賴清德政府迫害,自己的人權遭受侵犯。但也有人認為這些陸配散播武統論,不應保障這些言論。

Page processed in 1.596 seconds.

Powered by SimplePie 1.3.1, Build 20121030175403. Run the SimplePie Compatibility Test. SimplePie is © 2004–2025, Ryan Parman and Geoffrey Sneddon, and licensed under the BSD License.